“红歌诵典 声韵筑魂”
红色经典诵读暨红歌合唱大赛决赛
红色精神,是镌刻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不朽丰碑,是信仰的火种、奋斗的旗帜,更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灯塔。为赓续红色基因、凝聚奋进力量,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团总支以歌声与诗篇为媒,于2025年3月26日在东区一号综合楼演播大厅举办“红歌诵典,声韵筑魂”红色经典诵读暨红歌合唱大赛决赛,以青春之声致敬历史,以赤子之心礼赞时代!
开场节目
《强国有我,少年担当》
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!”——铿锵的誓言如惊雷炸响,小小学子用饱满的激情朗诵《强国有我,少年担当》,字字掷地有声。他们用坚定的目光与昂扬的声调,诠释了新时代的使命担当,瞬间点燃全场热血,为大赛拉开震撼序幕。 
奏响团歌

莅临活动评委及嘉宾
评委
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
李潇琦
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团总支副书记
牛艺儒
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辅导员老师
孙金娟
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辅导员老师
黄仁秀迪
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日语教研室教师
杨嘉琛
嘉宾
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、副院长
宇文永康
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学工办主任
尹娜
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团总支书记
陈福礼
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辅导员
王伊飞
红歌比赛
应用日语201
《歌唱祖国》
《强军战歌》

铿锵有力的旋律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坚定信念,激昂的歌声传递着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。歌曲鼓舞人心,激励我们以集体力量攻坚克难,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携手前行。
德语201
《歌唱祖国》
《红星闪闪》

经典红歌与时代精神交融,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对党的深情礼赞。舞台上的红旗与青春交相辉映,展现了青年一代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定决心。唱出了对祖国的深情礼赞;以铿锵有力的节奏,展现了革命精神的代代传承。
西班牙语401
《强军战歌》
《歌唱祖国》

雄壮的军歌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铁血担当,深情的赞歌表达了青年一代对祖国的赤诚热爱,唱响了新时代的青春强音。
俄语602
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
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
深情的演唱勾勒出祖国山河的壮美画卷,激昂的旋律致敬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。歌声中饱含赤子之心,传递着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情怀。
日语101
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
《我的中国心》

充满青春活力,轻快的旋律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深情的告白传递着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眷恋,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蓬勃朝气。
德语202
《歌唱祖国》
《祖国不会忘记》

致敬革命先烈,激昂的歌声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,深情的演绎表达了对英雄先辈的崇高敬意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铭记历史、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。
中场节目
传统与创新的碰撞

京剧《沙家浜》选段:国粹艺术与红色经典相遇,一板一眼尽显革命者的智勇双全,传统唱腔中激荡着永不褪色的英雄气概。
朗诵比赛
王一璇
《传承文化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》

“传承文化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”,红色精神是革命先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,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既要铭记历史,更要传承这份红色基因,将其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,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,让红色精神永续传承、历久弥新!
徐文强
《掌中乾坤 霹雳新生——
布袋戏的千年传承与时代突围》

布袋戏从民间野台到数字舞台的华丽转身,展现了非遗传承的创新智慧。霹雳团队用威亚特效和元宇宙技术革新表现形式,却始终坚守雕刻工艺与宗师声纹的文化根脉。这种"科技为用,文化为体"的传承之道,让千年技艺在当代焕发新生,证明传统艺术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。
姜永琪
《千年回响:
从敦煌壁画看中华文明的包容之美》

敦煌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,完美诠释了中华文明"和而不同"的包容智慧。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共生;当代数字技术更让敦煌艺术焕发新生——AI修复壁画、VR临摹飞天、全息再现盛唐气象。敦煌启示我们:真正的文化自信,在于以开放胸襟吸收世界精华,用创新精神激活传统基因,在文明对话中书写新的辉煌。
文凯
《回溯文化根脉,绽放华夏新光》

中华文化如长江黄河奔流不息,五千年积淀的智慧结晶至今仍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,文化瑰宝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。面对全球化浪潮,我们既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拥抱世界,更要以守正创新的态度传承文脉。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:传统文化正在创造性转化中焕发新生。这启示我们,真正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古怀旧,而是要让文化基因与时代同频共振。
罗舒月
《红色人物:照亮时代的璀璨星辰》

刘胡兰、董存瑞、黄继光等革命先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,诠释了"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"的崇高境界。这些红色人物犹如璀璨星辰,照亮民族复兴征程。在新时代,我们更应传承这份红色基因,将先烈们坚贞不屈的意志转化为奋进力量,让"为有牺牲多壮志"的革命豪情永续传承,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的时代华章。
谌思屹
《本草中国:中医药里的生命哲学》

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"天人合一"的哲学智慧,从《本草纲目》的系统分类到青蒿素的现代转化,彰显着守正创新的永恒魅力。当代中医人在抗疫前线续写"大医精诚"的新篇,让千年智慧持续造福人类健康。传承不泥古,创新不离宗,中医药正以独特魅力架起文明互鉴的桥梁。
尾场节目

舞蹈《怎叹》——柔美中的坚韧,轻盈的水袖舞出山河无恙的画卷,柔美的身姿暗含“红色浪漫”的深意。传统舞蹈与现代编曲交融,寓意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创造性传承。
获奖名单
一等奖
合唱
德语201班
朗诵
罗舒月
《红色人物:照亮时代的璀璨星辰》

二等奖
合唱
应用日语101班
西班牙语401班
朗诵
谌思屹
《本草中国:中医药里的生命哲学》
姜永琪
《千年回响:
从敦煌壁画看中华文明的包容之美》

三等奖
合唱
日语101班
德语202班
俄语602班
朗诵
王一璇
《传承文化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》
徐文强
《掌中乾坤 霹雳新生——
布袋戏的千年传承与时代突围》
文凯
《回溯文化根脉,绽放华夏新光》

幕后人员




每一场精彩活动的背后,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身影。幕后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,确保了活动的圆满成功。他们或许不曾站在聚光灯下,但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,才让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熠熠生辉。
活动总结

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,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,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,厚植爱国情怀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。让我们一起铭记红色历史,传承红色精神,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奏响更加壮丽的青春之歌!